一、水的画法
山水画中,水的表现方式上主要有勾水、留白、染水和倒影法四种。
勾水法就是以墨线勾勒水纹。行笔要流畅舒展,具有动感。线条要虚实结合,笔断意连。
勾水法变化多样,如湖水常用鱼鳞纹,溪水常用洄流纹,怒涛常用虎爪纹,巨浪则用反卷纹。俗话说:远人无目,远水无波。画水纹时要注意近波较大,远波较小,再远则无波的原理。
右图:
湖泊浩淼,平波弥漫。可用平线纹或鱼鳞纹勾画水波。
具体步骤:
1、 画前景土岸。
2、 画湖边树林房屋
3、画湖中小船。
周澍岐《祖国江山多娇图》
4、画湖水,略勾水纹即可,不用将画中水面空白占尽,大面积湖面干脆留白。
画小溪:
1、确定水势,先画山石取水势,以蜿蜒为上。
2、蘸淡墨,沿山石周围进行点染,确定水域。
3、淡墨勾水纹,中锋运笔,虚入虚出,感觉流畅轻快,顺水势勾,不可迟钝、板结。
4、水纹、洄流纹线条宜前实后虚、前粗后细。
5、用淡墨点染,留白处即为波光。水纹、洄流纹有疏有密。
小树、丛树和树的整体画法
小树的画法
一、概括地以两笔画出树干,不要去画具体树枝。
二、用 某一种点叶法点出两侧叶子。
远树的画法
远树不能像近树画得那样具体,基本要点如下。
一、树越远越概括,树的种类也越趋单一。树干要简为一笔,还可以简约为仅以点来表现。
二、树种宜取单一,即使有杂树相间,也尽可能在统一中求变化。变化过多,会显得琐碎。
三、用水墨圆点、横点等画出树叶。
丛树的画法
画法要从简到繁:
一、先用重墨中锋向侧上方画出主枝。
二、再以破墨法,趁湿用稍淡墨画出小枝。
三、再以更淡墨画出后边小树。
这种先浓后淡的画法能画出浓淡相间的效果。画熟了,也可以用随浓随淡的画法一气呵成。
四、根据小树间大体关系加画另外小树。
五、加画其它小枝。
六、蘸赭红(红褐色)点叶法画出树叶。
树的完整画法
一、先画树干,留出空位勾次干,并大致定出树的倾势,注意树干下粗上细,但两者不能差得太远。
二、画出小枝,并皴擦树干。一般皴擦用墨要比勾画线虚淡一些,这样可使树干有厚度,轮廓也不显单调。以上步骤完成以后,树木主体已具大形。而后可根据画面需要发展成以下几种树形。
三、(1)添夹叶成夹叶树。
(3)稍加点叶成秋木。
树木组合
一、二木成双。
两棵树组合在一起,要有高有低、有分有合、有争有让。
二、三树成丛。
三树组合要根聚而冠分,叶形丰富多样,
三、五树成景
五棵树要穿插组合,有前有后,有正有攲,实中有虚,虚中见实,虚实相生,韵味十足。
树根的画法
树根是树的基础,根盘得稳扎得牢,树才能长得旺长得好。
自然界树根有露根和藏根两大类,露根突出地表,藏根埋在土里。露根又分为悬崖式和平地式。决定树根藏露的原因主要有几种:一是土质好坏。在土地肥沃,土多石少的情况下,树很少露根。而在土地贫瘠,石多土少的情况下,树根外露较多;二是树的种类差异。北方的松树、柏树、银杏树、胡杨树,南方的榕树、梅树、水杉露根的多。而其他树种露根的少;三是树龄长短。一般来说老树年岁较久,土壤长期受到雨水冲刷,露根的就多。而小树幼树露根的就少。在画面中,画不画、怎么画露根要依根据创作的需要来灵活处理。
露根的形式千姿百态,长短不一,高低不一,粗细不一,穿插交错,有的直接连在树干上,有的似断还连。悬崖式露根比较明显,因为扒抓在石壁之上石缝之间,大多弯曲盘旋,犹如巨龙之爪,紧抓地势,根头上扬,根尾下钻,苍劲有力;平地式露根一般比较平坦,部分根系裸露于地表之上,宛若盘地游龙一样,曲折盘绕,古朴龙钟,有特殊的美感。
藏根型树根埋在土里,但可使土地隆起如垒如拳,以增加地形树势的变化和气势。
画树根多采用焦墨干皴,有时也可用滚笔或逆锋枯笔,这样才会显得老辣苍劲。因为树根多附着在山石上,所以根与石的衔接要自然,不要悬空,笔道不要多,要简洁明快。要画出盘根错节,交错之处要自然连贯。自上而下,墨色可由浓到淡,笔道由粗到细。注意树根应牢牢抓住山石,落笔后使人感觉是浑然一体。
画露根时要注意:(1)土厚露根少,土薄露根多;(2)近景近树露根多,中景远景远树露根少;(3)生于平坡原野之上的树露根少,长于悬崖绝壁临水之地的树露根多:(4)古树老树露根多,小树幼树露根少;(6)露根要分简繁。丛树之中,偶用一株露根以破平板非常巧妙。而株株露根就很怪异;(7)树根走向为向心辐射,成风车形,向各自的方向自然伸展,互不交搭在一起;(8)树根要与树势相配合,重要的是比例适当,重心要稳,不能头大根小,头重脚轻,或是看似即将歪倒。
树干的画法
树怎么画?树木种类繁多,形状也千差万别,但每株树都是由枝、干,根、叶构成,则毫无例外。因此,学画树应从单株画起,了解了一株树的结构及其画法,则易触类旁通,千株万树不难从笔下表现出来。
山水画画树的顺序,一般是先立干,再分枝,后露根,最后点叶。树干、树根与大枝常用双钩墨线表现,小树与远树则用单线。在写意山水中的画树,也有用粗旷的单线,从枝到干一气呵成,不拘于成法的。
先说树干的画法。
立干以取势,主干的基本倾向,决定了一株树姿态的正、斜、直、曲、卧。山水画画者下笔之前,应对树的基本形态腹有成稿,然后从上向下乘势落笔,把它定下来。
画树干大体有五个步骤:一是起笔;二是勾勒出树干的大体形态、走向和与主枝的交接处;三是稍加皴法,画出树干的阴阳向背;四是完成皴法,画出树干的纹理;五是用墨或墨加彩晕染出树干的明暗。画树干宜用中锋,以使树干圆劲挺健;也可用逆锋,以表现老树老辣苍劲的质感;一般不用侧锋,因侧锋不易得势见力。运笔要加强顿挫转折,才能矫健多姿,富有生气。用墨宜稍谈,画成之后,用浓墨在背阴处略加破醒,树的精神就出来了。
画树干要注意表现树型特征,有些树干要用皴法,才能区别出来,如松树用鱼鳞皴,梧桐用横皴,柳树用人字皴,柏树用绳皴破,椿树用直皴。
可在画完轮廓线后,加以被擦。画树干的轮廓线不要一笔到底,主枝生长处、交叉处要预留位置。老树的树枝上常有大的节疤,可先把它画出来,然后依疤痕画两边的轮廓线。
松树的画法
松树是山水画中应用最多的树木之一,无论是旷野还是山巅,都生长有松树。松树还可当作主体形象表现。画松树应先抓住三大特征:
一是树的枝干有块鳞形裂纹;
二是枝干如游龙,横向伸张;
三是树叶退为针状。
作画时
步骤一:先画树身,勾出树干。而后画树枝,画枝可取用左右横势,开长舒展。通过高低、长短、曲直的变化,就能写出松树婀娜多姿的体态。用狼毫笔调中等墨色,用有变化的中锋线条勾出松树的轮廓。
步骤二:画出树干的阴阳向背和树皮纹理。调中等墨色笔尖蘸浓墨侧锋皴擦松树干纹理, 即画鱼鳞皴,鱼鳞皴要有大有小、虚实的变化,不宜过大,否则树干会显得松散。皴擦要一气呵成,以求气势的畅达。注意松树干前后阴阳面的的墨色变化和质感的表现。
步骤三:勾勒松针。松针的组成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:一种是轮形,一种是扇形。轮形为松针聚集在一个中心点上,形成一个“圆轮”,因为形态较为固定,所以变化受到限制,表现力没有扇形那么强;扇形为左右展开,舒展的幅度较大,表现较为自由。先用浓墨勾松针、树身上的藤条,并随手点上苔点,后用淡墨染松针并注意疏密变化。
步骤四:用羊毫笔调花青染松针,用淡赭墨染松树干,最后调点苔收拾整理完成。
松树生命力旺盛,在贫瘠的山崖上也能生长,这是发达的根系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,所以画好松根有助于松树神态的体现。松根要多盘曲紧扣山崖。
树叶的画法
一、树叶画法分类
国画山水画中树叶的画法,主要可大致分为点叶法和勾叶法,另外也有点勾相结合的画法,如介字间双勾点、椿树间双勾点,以及既不是点叶也不是夹叶画法的松针类画法。
1、点叶法
点叶法是用粗、细和干湿浓淡的没骨点聚集而成。点叶的种类很多,常用的有介字点、个字点、梅花点、菊花点、胡椒点、柏树点、松针点、平头点、仰头点、攒三聚五点、垂藤点、大浑点、小浑点等等。
2、夹叶法
夹叶法是用勾勒线条来表现树叶的一种画法。没什么深浅、干湿、浓淡的区分,而是根据画面周围的笔法协调而定。多用于表现阔叶类树种,如樟树、梧桐树、椿树、槐树等。夹叶法除了写实性画法外,常以一些固定的符号组合来表现对象,主要符号有圆形、三角形、菱形等。
3、松针类
二、具体画法
1、点叶法举例
点叶法从用笔上看,不外圆、尖、横、直四种。
一是圆笔型的:
(1)胡椒点为密集的圆形小点。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,落笔时笔锋直摧纸面,迅速提起,有节奏地点下去。从墨色的浓淡中求得变化。胡椒点、梅花点要方中带圆,且不可太圆。
(2)梅花点与鼠足点,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,其状如梅花或鼠足,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。梅花点下笔重,收笔轻,鼠足点下笔轻,收笔重。
(3)细于胡椒点的称怕叶点。
(4)由三点组成一个小单位称攒三点;五点组成一个小单位的称聚五点,合而用之者称攒三聚五点。
二是尖笔型的:
松叶点由八、九笔或更多的笔划,组成上仰的扇形小单位,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,先左后右。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,需注意浓淡的变化。
(2)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。每个小单位形如“介”字或“个”字。可有两种画法:一种落笔轻,收笔重,画樟树、捕木等就采用这种点法;一种落笔重,收笔轻,如竹叶画法,要有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。
(3)仰头点与垂头点为上仰或下俯的弧形短线,下笔收笔都轻,中间略重。笔划之间要参差交叠;富于变化,不能整齐排列。
(4)椿叶点用于表示羽状复叶,可由五、六片以上羽状复叶,作星形放射以组成一个单位。先画羽梗,向四周参差分布,再点羽梗两边的小叶片。
三是横笔型的:
(1)平头点为水平短墨线,用侧锋卧笔画出。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笔线的尖锋外露,下笔时可略带逆锋,使笔迹有钝拙之趣。笔线排列须参差不齐,并有墨的变化。
(2)大混点与小混点为椭圆形墨点,用笔与平头点相同,只是笔头含水要多,落笔纸上稍作停留,使产生自然的墨晕。点形肥大的为大混点,略小的为小混点,常用以表现雨中稠密的树叶。宜用羊毫笔画,笔头上蓄水多些。
四是直笔型的:
(1)垂叶点为垂直短线。画时注意藏锋,注意排列须参差不齐,墨色要有变化。
(2)尖头点比垂叶点短,用墨上轻下重,常用以点苔。
(3)垂丝点比垂叶点长,落笔上重下轻,可参以颤笔、枯笔,使之虚灵有致。其他还有种种变法,如混点一般是水平排列的,但也可竖直排列,称为“直笔混点”;而梧桐点,则是小混点按个字点的排列方法组成;国画画水草可用垂叶点作较整齐的横行排列,用笔上轻下重,也可用垂头点侧成斜式作横行排列,下笔重,收笔轻。
2、夹叶法举例
一是尖笔型的:
这类夹叶的画法,是根据各种树叶的形状特征,把它变化为简单几何图形如三角形、圆形、菱形及这几种形状的组合,具有象征意味,有浓厚的装饰风格。
二是写实型的:
即按自然界中某些树叶的形状,如实地勾勒描绘,如梧桐叶、槐叶、棕叶等。画夹叶,勾线要灵活,要有层次,力戒平板呆滞。应根据画面的不同风格,或粗,或细,或巧,或拙,要与整个画风协调一致。
三、需注意的问题
1、点叶法看似简单并不简单。
点叶法是山水画的重要技法之一。其难度不下于线条,从点子上即可看出一个画家的功力,故对此不可轻视。
点叶法的难度主要有三点:
一要注意点子之间组合关系。既要注意点子与点子、点子组合与点之组合之间的聚散、疏密、浓淡、虚实关系,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穿插、顾盼和照应。
二要注意点子的用笔方法和力度。要点点中锋用笔,正锋直下,浑厚饱满,力透纸背。各种点的用笔要强调写的动作,尤其介字点、垂藤点、大小浑点等用笔如同写字,笔道遒劲饱满,行笔稳健而忌浮滑。
三要注意墨色浓淡变化。调墨技巧在于毛笔本身墨色的变化。正常的情况下,首先将笔身调成淡墨,然后将笔尖蘸上浓墨,并使其自然渗化。点叶时,自浓而淡,依次变化十分自然,用尽笔中墨色后方可换墨,不可中途重新调墨。当然控制好笔中水分是同样重要的,水分太大则调成一滩死墨,水分太小点叶会干枯、火燥,缺少茂盛树木所应有的饱满和水气。
2、夹叶法用时要因地因时制宜。
(1)夹叶法一般用在画近景和独立单一的树上,远景和丛树杂树不易全画夹叶,否则过于刻板。宜于点叶、夹叶参杂互用,否则树叶浅薄没有浓郁的感觉。
(2)夹叶法用笔更须生动、活泼,墨色变化自然,稍不注意极易出现平板呆滞的结果。
(3)夹叶法在写意山水中多敷淡彩,在工整的山水画中常填重彩。重彩设色要注意把颜色点在勾线中间的空白处,不要把墨线盖掉,重色填好后,再用淡色在未填到的空隙处染一染,使色彩连成一片,不至有破碎之感。夹叶法设色常用石青、石绿、藤黄、朱砂、赭石等,可根据季节与气候的不同选用。要注意夹叶法用笔用色与树枝和全画要保持统一,要根据树枝和全画要求协调用笔敷色,并要根据所画的季节加以区别。
树的画法之一
树枝画法
1、树枝结构分类:
一为向上升长的类型,传统的画论中称为鹿角枝,这种类型最常见,如柳树、相思树、 樟树等;二为向下弯曲的类型,称为蟹爪枝,如龙爪;三为平生横出的类型,可称为长臂枝,如松、杉、木棉等。亦有介于前述两者或三者之间的形态。
2、树分四歧
树是山水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,树的种类形态非常复杂,但主要规律是“树分歧(枝)”,画树最难分出四枝,因为在平面的纸上,树枝向上下左右发展较易,而要画出向前向后(向画面纵深)发展的树干就不容易了,也就是说在画树的时候,树枝有左右横出,也要有前后出枝。切忌如同鱼骨,二二并生,缺乏错落的风致。
3、注意布局
一是选择最美的树干与最合适的角度;二是先把主干粗枝勾好,再加细枝;三是注意树枝疏密与气势的安排,可略加取舍,小枝与树梢可大胆的舍去;四是每一树枝都要与树干或粗枝连接,不能凌空生长;五是而树枝越长越细,不能把树梢画粗或枝粗干细,违反植物生态;六是注意用笔,树枝一定要挺拔优美,不能无精打采。
4、绘画顺序
要从简到繁,先画出主枝,再画小枝,并根据主枝走向和小枝分布的大体关系,决定是否再添加小枝。绘画时,树干和主树枝用中锋重墨向上画出,小枝用墨较淡,笔锋向上,偶尔向下。
要先画重墨树枝,后画淡墨树枝,分清树枝前后。在具体绘画时,可根据详细情况一边画重墨树枝,一边画淡墨树枝,随浓随淡,一气呵成。
山体画法之三
1、山体外形
在国画中山体外形分为峰、峦、岭、巅、崖、涧、沟、壑、岗、丘、峪等,有因坡度起伏、连绵不绝、千姿百态的山势和朝晖夕阴、风雨云雾、四季更替的变化流露出来的自然美,故画山体之前必先远观山形,然后再近看细部。2、山水构图
(1)三远法
“三远法”是画家创作时采取的视角。
一是高远法。视线仰视,从低处看高山,觉得画面高远。
二是平远法。视线平视,自山前看山后,自近山望远山,感觉画面有明显的地平线。平远景色要画出前后左右辽阔的空间。平远画法大体上有两种:一种是矮山及丘陵的平远山水;一种是只有田园河流的平原大地。
三是深远法。视线由近及远,从山上看山下,从前山望后山,从前面往里面画出深奥感觉的叫深远。画中进深很大,造成一种具有深远空间的意境。
(2)内容构图法
与三远构图法是从视线角度构图不同,内容构图法关注的是画面内容的安排,以及围绕内容的布局。主要有:“之、甲、由、则、须”五字法,以及田字形、C形、 S形、对称形、三角形、对角线、两点式、半边式、一角式构图法等等。
之字形构图。似一布带从左折向右,再从右折向左,呈步步高升之状。或从右折向左,再从左折向右。上下左右利用“ 之”形状安排景物。这种构图,立幅山水画中利用者颇多。
甲字形构图,主要东西画在上边,上边所占的面积大,下边占的面积小,叫留地不留天,也叫大压小。
由字形构图,叫留天不留地。下边东西多,主要的占用面积的东西在下面,上边比较空,给人以稳定的感觉。则字形构图,左实右虚形构图,主要景物在画面左面。
须字形构图,右实左虚形构图,主要景物在画面右面。
田字形构图,田字是一个方块里的空间全都占满了,是通常说的“满构图”。所画的东西满满当当,很充实,很丰满。一般运用于气势比较大、比较厚重的东西。
C形构图,画面有开窗透气的地方。
S形构图,画面婉转、流畅,有一种曲线美
对称形构图,对称构图指上下、左右都是对等平均、一样大小和比例的画面,这种作品看起来和谐圆满。
三角形构图,便于表现山水画上轻下重,上小下大,引力向下的心理因素,具有画面稳定感。
对角线形构图,把主题安排在对角线上,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,同时也能使衬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,富于动感,画面活泼,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,吸引人的视线,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。
两点式构图。
三点式构图。
半边式、一角式构图。“南宋四家”中的马远、夏圭,一改前人全景山水的构图方法,常取一角或一峰给予突出的描写,由此被称之为“马一角”、“夏半边”。这种构图就是焦点相对集中,画面简洁明快。
3、构图原则
(1)均衡。
构图讲究均衡。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,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。均衡不是平均,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。所以在构图中最讲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。品字形构图和三七律构图的方式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构图法,也有叫做为永衡的三角构图法,这些都是指均衡而言。品字形构图就是在画面上同时出现三个物体的时候,不能把它们等距离放在一条线上,而应使其呈现三角形状,像个品字。只要留意,这种三角在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。大山就是由无数的三角形构成,上下交错,井然有序,犹如一个巨大的品字状或三角形,具有强烈的排列韵味。三七律构图就是画面的比例分配三七开。若是竖画面,上面占三分,下面占七分,或上面占七分,下面占三分;若是横构图画面,右面占三分,左面占七分,或是右面占七分,左面占三分。在国画中这种三七开构图的布局被称为是最佳的构图布局比例关系。所谓最佳,并不是单一,或唯一,在特殊情况下,根据题材的需要,也能打破的,二八律或四六律也能够正常的使用。本来艺术就讲究的是有法而无定法。总之,就为了整个画面而考虑,去应用。
(2)对比。
巧妙的对比,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,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。对比构图,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,对比有各种各样,千变万化,主要有:
形状的对比。如:大和小,。
色彩的对比。如:深与浅,冷与暖,明与暗,黑与白等。
黑白灰的对比。如:墨分五色、计白当黑等。
在一幅作品中,能够应用单一的对比,也可同时运用各种对比,对比的方法是非常容易掌握的,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,牵强附会,更不能喧宾夺主。
如能把均衡与对比运用自如了,也就算掌握了绘画构图的基本要领了。
推荐一个超实用的公众号,给喜欢养花的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