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生活大视野资讯正文

大明风华将朱元璋塑造成猪腰子脸是歹意美化吗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19-12-19 17:43:19  阅读:332 作者:责任编辑。陈微竹0371
这个事,从前史考据的视点来看,剧组其实蛮冤的。

这两天,电视剧《大明风华》遭到了不少“明粉”的进犯,原因是该剧中的朱元璋造型是这姿态的:

对这张脸,很多人无法承受,以为《大明风华》是在“依照清朝的朱元璋画像来复原自己形象”,并据此痛骂电视剧胡编乱造。

这个事,从前史考据的视点来看,剧组其实蛮冤的:

(1)朱元璋的“猪腰子脸画像”,并不是什么“清朝的画像”,更不是清廷为诬蔑朱元璋而作,而是明朝即已存在。这是一个根本的前史知识。

(2)朱元璋那英气逼人的标准像,并不是他的真面目。

(3)“猪腰子脸”并非民间对朱元璋的歹意美化,相反,它是民间画师根据相士袁忠彻留下的文字记载,做出的一种图画化复原;而袁忠彻父子,是朱棣最信赖的相术师,参加了“朱元璋整容作业”,了解朱元璋父子的实在容颜。

关于上述定论的详细考据进程,可拜见下面这篇旧文。

朱元璋的“脸”,是怎样丢掉的?

文 | 言九林

明清两代藏于宫内、传世至今的朱元璋画像,合计13幅。这些画像,可区分为两种天壤之别的容颜(见图1)。

图1:朱元璋传世的两种容貌天壤之别的画像

一种是面如满月、慈眉善目、神态慈祥,一盛年,一晚年,合计两幅。另一种,脸长额隆、鼻如蒜头、下额前突,较为奇怪,即俗谓的“猪腰子脸像”,合计十一幅。

前者当是明代官方确认的“标准像”。后者为何会藏入清宫南熏殿,迄今并无史料能够阐明。

那么,朱元璋终究是不是猪腰子脸(或谓鞋拔子脸)呢?

“猪腰子脸”并非清朝故意美化

坊间有一种撒播甚广的说法,称朱元璋“猪腰子脸”的前史形象,是清朝为了抹黑前朝,故意制作的一种美化。

这种推测不成立。“猪腰子脸”画像,早在明朝就现已呈现了。

活泼于明朝嘉靖、万历年间的官员张翰,在其《松窗梦语》一书中,记录了这样一段亲身经历:

为南司空,入武英殿,得瞻二祖御容。太祖之容,眉秀目巨,鼻直唇长,面如满月,须不盈尺,与民间所传之像大不类。相传图太祖像时杀数人,后一人得免,意者民间所传即后一人像,未可知也。”

张翰在武英殿所见朱元璋画像,“眉秀目巨,鼻直唇长,面如满月,须不盈尺”,明显指的是上文提及的官方标准像。“与民间所传之像大不类”一句,则泄漏类似“猪腰子脸”的奇怪画像,其时已在民间撒播。

活泼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另一位官员范守己,在其《曲洧新闻》一书中,也记录了类似的亲身经历:

“在武英殿见太祖真容有二:壮年者,黑须,长寸余,面微长而丰,色甚皙,端倪有异。晚年者,须鬓若银,面益丰而圆矣,色更皙。乃知外间所传龙颔虬须,面有瘢志者妄也。

也便是说,明朝嘉靖、万历年间,武英殿里供奉的朱元璋标准像有两幅,一盛年一晚年。这两幅画像,都撒播到了今日(如图2)。与张翰相同,范守己也见过民间撒播的“龙颔虬须,面有瘢志”的另一种朱元璋像。

图2:朱元璋标准像的盛年版与晚年版

活泼于明朝万历、天启年间的官员张萱,在其《疑耀》一书中,也留下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记载:

“先大父令滇时,从黔国邸中摹高皇御容,龙形虬髯,左脸有十二黑子,其壮甚奇,与尘俗所传相同,似为真矣;及余直西省,始得内府所藏高、成二祖御容。高皇帝乃美老公也,须髯皆如银丝,可数,不甚修,无所谓龙形虬髯十二黑子也。”

明人称祖父为“先大父”。也便是说,大约在正德、嘉靖年间,张萱的祖父在云南黔国公(沐英的后人)府中看到过朱元璋的画像,“龙形虬髯,左脸有十二黑子”。后来张萱自己得见宫中所藏朱元璋晚年版标准像,发现乃是“美老公”,与黔国公府所藏大为不同。

综上可知,朱元璋的“猪腰子脸”,至晚在明朝中后期已在民间广为盛行。相反,作为官方标准像的“美老公”版别,其传达规模仍适当有限。

所以,“清朝故意美化”之说,是不成立的。

第一次整容,神赐“项上奇骨”

朱元璋的年代,没有照相技能。要区分其画像的真伪,只能依托文字史料。

明朝官方资料,关于朱元璋的容貌,可见于“孝陵神功圣德碑”。其间有这样一段文字:

“龙髯长郁,然项上奇骨隐起至顶,威仪天表,望之如神。

这段碑铭,立于永乐年间,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认证(乃至有或许直接出自朱棣的手笔)。

“龙髯长郁”,说的是朱元璋两颊的胡子长且旺盛;“威仪天表,望之如神”,说的是朱元璋的全体形象正经威严,有如神人。总归,容颜很好,很有气势。

比较难以了解的,是“项上奇骨隐起至顶”这个表述。

“项”,是脖子的后部。脖子后边有一块“奇骨”,沿着后脑向上延伸到头顶,这个在“官方标准像”中,是体现不出来的,由于这些画像都是“着冠正面像”,看不到后脑勺。

关于这块“奇骨”的由来,永乐九年至十六年第三次修纂的《明太祖实录》,在“吴元年十二月戊申”条下 ,有一番神话式的告知:

“上梦人以璧置于项,既而项肉隐起微痛,疑其疾也。以药傅之,无验,后遂成骨,隆然甚异。

神人在梦中把玉璧放在朱元璋的脖子上,让朱的脖子鼓了个微痛的包,用药没能治好,包最终变成了骨头。

这种故事,是为政治服务的(朱元璋于次月,即戊申年乙亥日登基称帝),天然不能确实。朱元璋的后脖子从前抱病,影响到他的后脑概括,则应该实有其事。

图3:孝陵神功圣德碑

第2次整容,加穆穆之容

关于朱元璋标准像的由来,活泼于明朝成化年间的官员陆容,在其《菽园杂记》一书中,有这样一段记载:

“高皇尝集画工传写御容,多不称旨。有笔意传神者,自以为必见赏,及进览,亦然。一工探知上意,稍于形似之外,加穆穆之容以进,上览之,甚喜,仍命传数本以赐诸王,盖上之意有在,它工不能知也。”

陆容出世时,朱元璋已逝世近40年。

朱元璋建都南京,洪武年间受召入宫“写御容”的画师,如赵原、沈希远、陈遇陈远兄弟等,多来自江浙。陆容曾官任浙江右参政,其记叙大约闻自江浙画坛。

“笔意传神”难获欣赏,“稍于形似之外,加穆穆之容”则能得皇帝的欢心,似可阐明朱元璋的实在容颜并不拔尖,须做必定的“艺术烘托”才干成为“标准像”。

第三次整容,父承子貌

不过,撒播至今的这两张“朱元璋标准像”,应该成型于朱棣年代。

据清光绪三年刊刻的《鄞縣誌》记载,靖难之变后,曾在洪武年间入宫为朱元璋“写御容”的浙江画师陈远,曾受召前往北京,凭回忆重绘朱元璋标准像:

“永乐四年,某殿灾,失太祖遗像,复召远绘。远为追想濡染如生,成祖对之,不觉泪下。”

图4:清光绪三年《鄞縣誌》卷四十五“陈远条”,相片引自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

这段清光绪年间的记载,虽去朱元璋、朱棣年代已远,但据书中注释,其资料取自《明州画史》(明州即今宁波一带),作者邱承嗣,生于明代天启初年,卒于清代康熙中期。邱撰写《明州画史》,除使用《图绘宝鉴》及郡志外,尚参阅了当地许多家谱,如《陈氏谱》《钱氏谱》等,非是道听途说之作。

朱棣登基时,朱元璋藏于宫中的标准像已遭损坏一事,还可见于永乐年间的官修史书《奉天靖难记》,该书极力烘托朱棣征伐建文帝的“合法性”,对建文帝极尽诬蔑之能事。其间一条,便是陷害建文帝损坏朱元璋标准像:

“(朱允炆)日益骄恣,焚太祖高皇帝、孝慈高皇后御容。

图5:王崇武注本《奉天靖难记》封面,1948年商务印书馆出书

这种记载,天然是不可信的。建文帝是朱元璋生前亲身指定的接班人,燃烧朱元璋标准像,对建文帝而言并无任何优点。

也正是考虑到难以取信后人,晚于《奉天靖难记》成书的另一官修史书《明太祖实录》(第三版),删去了“建文帝燃烧朱元璋标准像”这段记载。

可是,在永乐初年,《奉天靖难记》是一部揭露刊行的作品,是一次掩盖全国的政治宣传。该书已然宣传建文帝焚毁了朱元璋标准像,天然,朱棣登基后,就“有职责”召人重绘朱元璋的标准像(其实,宣传朱允炆燃烧朱元璋标准像,意图正在于重绘)。

《奉天靖难记》撰成的时刻,上限是永乐二年十二月,下限是永乐四年八月前(见吴德义先生的考据)。《明州画史》记载,陈远于永乐四年受召,前往北京,凭回忆重绘朱元璋标准像。

这种时刻点上的堆叠,天然不是偶然。

但陈远“追想濡染”出来的朱元璋新标准像,有着新的改变。

前文说到,活泼于明朝嘉靖、万历年间的官员张翰,曾得到时机入武英殿仰视朱元璋的标准像。他发现,标准像里朱元璋的容貌正经吉祥,与民间盛行的“猪腰子脸”截然不同。

除此之外,张翰在武英殿,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发现:

“成祖之容大类太祖,但颐间多髯,二缕长垂至腹。

“大类”是十分像的意思,“颐”即两腮。

张翰发现,武英殿的标准像里,明成祖朱棣,与明太祖朱元璋,除了胡子有差异之外,几乎便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

由于二人的标准像都撒播了下来,能够很直接地查验张翰当年的记载是否事实。如下图:

图6:朱元璋、朱棣父子标准像比照图

虽然一张是正面像,一张是略侧脸像,仍能够很容易地看出:这二人的脸型、眉毛、眼眶、眼睛、鼻子、嘴型、耳朵,近乎一模相同。仅有的差异只要胡子。

父子之间容貌有类似处,是正常的。但撞脸到此种程度,仍属稀有。

这种撞脸,其实是有意为之。

永乐初年,为了证成自己推翻建文帝攫取帝位的合法性,朱棣对建文帝极尽诬蔑之能事,还使用《奉天靖难记》一书,篡改了自己的身世,将母亲更改为马皇后,以获得“嫡子”身份。借相士之言,烘托自己仅就面相而言亦作为皇帝,也是这场宣传作业的一部分。

《奉天靖难记》中有如下叙说:

“上(朱棣)容貌奇伟,美髭髯,行为非凡。有善相者见上,私谓人言:龙颜天表,凤资日章,重瞳隆准,真和平皇帝也。”

同期,朱棣命人重修《太祖实录》,其间呈现了“(郭子兴)见上状貌奇伟,异常人”这样的描绘;“孝陵神功圣德碑”里,则呈现了“龙髯长郁””威仪天表,望之如神”的描绘。

这是一番环环相扣的运作:

(1)通过发行《奉天靖难记》一书,朱棣将自己的容颜定位为“奇伟,美髭髯”。

(2)通过修正《太祖实录》、撰写“孝陵神功圣德碑”,朱棣将朱元璋的容颜整容为“奇伟”、“龙髯长郁”

(3)通过召陈远等在洪武年代参加过“写御容”的旧画工,来京重绘朱元璋标准像,构成一种朱元璋、朱棣父子容貌极端类似的作用。

通过给朱元璋整容,使其容貌与宣传语境中的朱棣容貌高度类似,从而证成朱棣具有帝王之相,是此番运作的中心意图——朱元璋以布衣起兵,其容颜已被“证明”是帝王之相,假如朱棣的容颜,在中心特征上,与朱元璋高度类似,天然,也就“证明”了朱棣相同具有帝王之相。

意即:那张“朱元璋标准像”,其实是依照朱棣的标准像整过容的,并非朱元璋的实在容颜。

第四次整容,猪腰子脸横空出世

现在可见最早记载朱元璋长了一张“猪腰子脸”的资料,是明代闻名相士袁忠彻所撰的《古今识鉴》一书。

书中借方士“铁冠道人”之口,如此描绘朱元璋的容颜:

“明公状貌十分,龙瞳凤目,六合相朝,五岳俱附,日月丽天,辅骨插鬓,声音洪亮,贵不可言。”

相术里,“天”指天庭,即脑门,“地”指地阁,即下巴。“六合相朝”,意即脑门与下巴一起前凸,构成一种遥遥相对之状。这种脸,民间俗谓“鞋拔子脸”或“猪腰子脸”。

图7:《古今识鉴》中对朱元璋容貌的描绘

下图引自袁珙(袁忠彻的父亲)所撰《柳庄相法》,赤色方框已标识出天庭、地阁、日角、月角、辅骨的详细方位。对照此图,当不难了解所谓“日月丽天,辅骨插鬓”是啥意思。

图8:《柳庄相法》中所绘相术名词方位图

至于“五岳”,在《柳庄相法》中的详细方位,如下图:

图9:《柳庄相法》中所绘五岳方位图

所谓“五岳俱附”,亦即脸上的这五个部位,呈一种向内归附的态势,大致适当于俗谓的“脸没有长开”。

之所以袁忠彻在《古今识鉴》中的这段记载值得注重,是由于他与父亲袁珙,曾一起以相术服务于朱棣,深受朱棣的信赖。

永乐八年,袁珙逝世,朱棣“为之哀悼”,赐钞六百锭处理凶事,并命姚广孝为其撰写墓志铭。据姚广孝所写墓志铭,袁珙在相面时,曾如此描绘朱棣的面相:

“龙形而凤姿,天广地阔,日丽中天,重瞳龙髯,二肘若肉印之状,龙行虎步,声如钟,实乃苍生真主,和平皇帝也。年交四十,髯须长过于脐,即登宝位。”(姚广孝,《故承直郎太常寺丞柳庄袁先生墓志铭》)

姚广孝这段记载,与袁忠彻在《古今识鉴》中记叙的袁珙相朱棣(见图10),内容大体类似,惟后者多了一些内容。

其间,最引人注意者,是多出了一项“伏犀灌顶”——前文曾说到,经朱棣认证的“孝陵神功圣德碑”里,关于朱元璋,也有一项是“项上奇骨隐起至顶”(亦被简化为“奇骨灌顶”)。

这当然不是偶然,而是朱棣在使用袁珙这些相士,故意将自己与朱元璋的容颜特征,塑构成一模相同。

图10:袁忠彻《古今识鉴》所载袁珙相朱棣

袁忠彻这本《古今识鉴》,刊刻于景泰二年,间隔朱元璋逝世,已有53年。根据书中序文,有“以遗识者,应有所鉴诫焉”等语,应该是一本私家性质的撰述(有学者称该书是奉旨撰写,误)。

所以,一个有意思的状况呈现了:

(1)朱棣年代构成官方文字资料里,朱元璋的容颜的中心特征,与朱棣是彻底相同的(奇伟、美髭髯、奇骨灌顶),画像资料(标准照)也证明了这一点。

(2)袁珙、袁忠彻父子作为朱棣最信赖的相术师,参加了对朱元璋的整容作业(袁珙相朱棣,是这作业的一部分)。但在袁忠彻所著的非官方资料《古今识鉴》里,朱元璋的形象,并没有与永乐年间的官方资料保持一致。在这本书里,朱元璋的容颜是“六合相朝”,朱棣的容颜却是“天广地阔”。

这种对立,只能解说为:亲身参加了针对朱元璋的整容作业的袁忠彻,知道那幅标准照,并非朱元璋的实在容颜。

袁珙、袁忠彻父子原籍鄞縣,受召北上为朱棣重绘朱元璋标准像的画师陈远,也是鄞縣人。陈远来到北京城时,袁忠彻父子也正以相术服务于朱棣(乃至是直接担任履行对朱元璋的整容作业),他们有时机从陈远口中得悉朱元璋的实在容颜。

袁忠彻于1439年退休回乡,闲居鄞縣二十年,于1451年撰成《古今识鉴》一书。乡居期间,他也有足够多的时机,从陈远的后人口中得悉朱元璋的大致容颜。《古今识鉴》中为朱元璋相面的“铁冠道人”,恐不过托名罢了。

撒播至今的一切南熏殿所藏朱元璋“猪腰子脸”画像,带有一种很明显的一起特征:服饰全然不合规制、面庞变形到不似人类所应有,比方下面这张。

图11:脸部变形到超出正常想象力的朱元璋像

明显,这些画像绝非出自曾受召入宫“写御容”的画师如陈远等人之手——这些人至少不会画错服饰的形制——而应该是民间画师根据民间风闻所绘。这种民间风闻,又无疑发端于袁忠彻的《古今识鉴》。

以图11为例,这位奇丑无比的朱元璋,几乎彻底满意《古今识鉴》里的文字表述:

“龙瞳凤目(龙瞳圆、凤目长),六合相朝(脑门与下巴外突),五岳俱附(全往中心长),日月丽天(丽,附着之意,日角和月角附在天庭上),辅骨插鬓(眉骨及略向上部位的骨头斜插向上,直入鬓角)。”

简言之,袁忠彻父子自某些途径(如陈远等画师)得悉了朱元璋的实在容颜,他们先依照相术原理,将该容颜用相术名词进行一番处理,构成相术言语。某些民间画师,再根据这些相术言语,有板有眼地制作朱元璋像。在这一“由画像(画师口述)翻译成相术言语,再由相术言语回译成画像” 的进程中,朱元璋的脸,很天然地就被整容成一张夸大的“猪腰子脸”,朱元璋也成了一个望之彻底不像正常人类的丑八怪。

图12:这张朱元璋像,彻底符合《古今识鉴》的相术言语

通过这般四次整容,朱元璋的实在样貌,就此消失了。

这四次整容,无论是宣传神赐“项上奇骨”,仍是不喜欢“笔意传神”要求添加“穆穆之容”,仍是依照朱棣的标准像重绘朱元璋的标准像,抑或依照“帝王之姿”的相术文字转化而成的猪腰子脸,本质上都是权利催生出来的怪胎。

换句话说,朱元璋的“真脸”之所以会失踪,彻底是老朱家自己不想要脸的原因,朱元璋不想要自己的真脸,朱棣也不想要他爹的真脸。

(完)

参阅资料

金性尧,《明太祖御容》。收录于:金性尧,《炉边话明史》,紫禁城出书社,2011,第25~27页。

夏玉润,《闲谈朱元璋画像之谜》,《紫禁城》2008年第4期。

谢巍,《中国画学作品考录》,上海书画出书社,1998。

吴德义,《<奉天靖难记>》的撰写与前史书写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2014年第3期。

胡丹,《“相人术”与明代前期政治》,《北大史学》,2013;胡丹,《相术、符号与传达:“朱元璋容颜之谜”的考析与解读》,《史学月刊》2015年第8期。这两篇文章提出的“朱棣给朱元璋整容”的观念给笔者的启示甚大,特此称谢。不过,这两篇文章以为朱棣的整容方向,是把朱元璋往丑了整,这是笔者彻底不能认同的。该文对《太祖实录》中的“上状貌奇伟”之“奇伟”等词的解说,笔者亦以为不确,有寓意倒置之嫌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