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生活大视野资讯正文

苦瓜和尚石涛书画的笔法特色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19-12-19 17:43:10  阅读:1163 作者:责任编辑NO。谢兰花0258

笔法或个人风格,是判定书画的主要根据。判定者有必要多看什物,从研讨、把握石涛书画的笔法、构图、款、印等许多要素下手,找出其间的规则来。

石涛的山水画,前期受梅清的影响,景象奇秀,用笔方折居多,皴法纠结,风景苍浑,人称“细笔石涛”,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他39岁作《山水册》,便是他早年的代表作。尔后他又以大天然为师,先后游历了黄山、华岳、庐山、天台山、长江、洞庭湖、西湖等名山大川,从取之不尽的大天然中罗致养分,丰厚创造。此外他又泛学了诸家笔法,特别吸收了元代倪瓒、黄公望、吴镇、王蒙“四我们”,以及明代的沈周、陈洪绶等人的利益,逐步构成豪宕宏博、洒脱狂逸、苍莽奇特的艺术风格而称霸画坛。谈到他的山水画用笔,曲尽飞涩、徐疾、粗细、干湿之妙,如中锋、侧锋、逆锋、散锋、顺逢、尖笔、拙笔、枯笔、湿笔、破笔、圆笔等都有,但主要有中锋细笔、侧锋粗笔,以及刚性、柔性用笔等。从传世之作看粗笔多勾皴山石,细笔多勾剔芦草、松竹之类,而刚性用笔多见于折带皴,柔性用笔多见于披麻、解索皴。石涛的山水画笔法,如按物象分,又有丛树、山石、房舍、烟云、流水之别。

以下按分类胪陈:

森林:石涛画树木,多画平头树,故宫所藏《石涛山水册》中有他自题曰:“惯写平头树,不时易草堂,临流独兀坐,知意在清湘。”从他很多传世之作看,的确有许多树木的画法,其结顶多作“平头”。石涛画的松树,得法于黄山,大致有两种画法:其一,是平坡之松,松干多笔挺,松针较宽,短暂出笔略带圆弧形,六七笔成一组,具天然生态之趣。其二,山崖高山之松,松干多以斜出取势,盘曲瘦硬,松针细长刚毅,用墨干而浓,给人以苍劲变形之感,多得益于黄山。画杂树,其树干行笔古拙,枯笔之后多用湿墨破晕,点叶墨色较重,粗阔点中往往有细勾的夹叶,“大都以写石之法写之”。

山石:石涛画的山石,或用流通而凝重的中锋线条,或用干毛而松柔的侧锋线条先勾出山体的概括和头绪,然后用不同的皴法,如解索、荷叶、披麻、折带和牵丝攀藤皴进行皴染,以体现山峦的凹凸和体积感。皴法虽多,但总的笔性是归于董源、黄公望一类的柔性笔调,根本不必像斧劈一类的刚毅皴法。画远山不必淡墨染,而用浓墨泼染,以添加前山的亮堂感,这是其他画家所没有的。

流水:石涛画的湖水、山泉等,具有停止、微动、波澜壮阔的不同姿势,主要有三种体现技法:

1、远处或无风之水,多留空白,不画水波;

2、微波活动之水,多用细笔中锋,线条流通轻柔;

3、波涛汹涌之水,用略侧中锋线条,细密、崎岖有致地勾出,再用淡墨烘染,以体现水的远近和动势。

烟云:石涛画的云雾,多吸收黄山三大奇迹之一--“云海”的精华,特别强调烟云的动感和气势,根本有三种笔法:

1、勾云法:用中锋线条,灵敏勾出烟云,具有活动的气势和美感,如故宫博物院藏《采石图》;

2、渍云法:即使用山体、树木自身的水墨渍出云态,具有缥缈苍莽的艺术作用,多用于大段的烟云;

3、染云法:用淡墨湿笔烘染出云感,虽没有详细的笔触,却给人以迷蒙,烟云满纸之感,且多体现晨雾和烟雨之景。

石涛的山水画,如按时代讲,还有早、中、晚的改变:

前期,从16-38岁(1657-1679年),为石涛读书、游历和求艺的奠基时期。此刻他从武昌沿江东下,博览江南名胜,不只开阔了视野,并且为创造积累了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资料。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有故宫博物院藏《山水图》册,纸本,墨笔,共十开,描绘安徽黄山一带风景,笔法新鲜秀逸,渴笔干墨处似程邃。其间一开仿米芾、高克恭,其他各开多法倪瓒和黄公望。一开最早编年“丁末”(1667年),石涛时年26岁,为草创阶段之作。又如他绘《山水人物图》卷(故宫藏),根据画中自题,别离作于公元1664、1668、1677年,即从23-36岁时之作,历时13年之久(中心必定有停作之时)。全卷共分五段,别离绘石户农、披蓑翁、湘中白叟、铁脚道人和雪庵和尚等。画风工巧秀逸,幼嫩之气流于画面,是一幅代表石涛个性特征的前期佳作。

中期,从39-50岁(1680-1691年)为石涛绘画蜕变期,此刻创造有三种面貌:其一,与宣城时创造较挨近,即多用乾笔枯墨,画风恬澹。其二,水墨淋漓、汪洋恣肆的画风,如作于44岁的《泼墨山水图》卷等。其三,面貌较为详尽,勾线细润,皴擦很少,俗称“细笔石涛”。画风从新安画派化出,又从黄山的实景中汲取养分,构成翰墨老到精练,气势磅礴的艺术格调。代表著作有46岁(1687年)作《细雨求松图》和《搜尽奇峰打草稿图》(故宫藏)等。

晚期,从51-66岁逝世(1692-1707年),是他的绘画创造高峰期。所画山水,笔法恣纵,淋漓爽快,粗暴处浓墨大点。纵横恣肆如急电惊雷;细微处慎密谨慎,定无虚下。他勇于打破前人的陈法,如用赭代墨皴擦山石,用石绿作米点,用藤黄、胭脂作杂点描绘灼灼的桃花,都是前人从未用过的办法。这些特征为判定石涛的画供给了风格根据。代表著作故宫藏《清湘书画稿图》卷、《采石图》轴、《横塘曳履图》轴、《云山图》轴等。

石涛的山水画构图,新颖多样,出其不意,极尽宛转隐现之妙。如他画的《云山图》(故宫藏)打破了一层地、二层树、三层山的“三叠式”和“景鄙人,山在上,云在中”的“两段式”构图俗套,而是用“截取法”从中心部分取景。图中只见充满的云山,不见山脚,而山顶也似露非露模糊其间,突出了烟云的气势。他又长于选用一水两岸式的天然分疆法,使画面有动有静,真假结合,意趣无量。有时他也用“之”字形的全景式构图。从石涛的观念看来,构图不光是运营方位的方式问题,并且包含了著作意境。

石涛的山水画,墨色很考究。用色则朱砂、赭石、花青并施。和墨则湿、干、淡、浓兼有,用浓墨湿笔画梅、竹、荷花等,“野气”十足。

总归,石涛的画,笔法灵敏多样,恣肆斗胆,构图别致,意境深邃,体现出很高的艺术造就。与此相反,伪作的石涛山水画则运笔轻飘,翰墨粗鄙,赋色浑浊,间或呈现“皮匠刀”丑相,乃至把作假者的用笔习气带到画中来,从而为判定石涛的画供给了许多牢靠根据。

声明:本文来自于网络

版权归原作者一切

如有侵权请联络小编奉告删去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