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料摘录自《山水画传统技法解析 20种》,吴养木,萧平编著,上海公民美术出书社出书,仅供参考,如需求深化学习,请购买正版图书。
石涛是我国山水画史上出色的我们。如果说隋唐时期山水画就现已初具规模的话,那么是荆、关、董、巨实行了第一次革新,使山水画技法齐备起来。元代是第2次革新时期,黄、王、倪、吴是代表,翰墨考究洒脱,留意片面情味,文人画的成分加剧了。第三次革新则在明末清初,始于董其昌,完结于石涛。其特色,一是枯湿浓淡的兼施并用,翰墨上的五光十色;二是着重特性,技法上形形色色,随意境、意趣的改变而改变。髡残、梅清等也是这次革新的代表。
石涛 日夕至交图 无锡市博物收藏
仿石涛石法
石涛画石办法甚多,一般分粗细两种,一种细笔勾勒,很少皴擦;一种翰墨较粗,或皴点并用,或牵丝攀藤,皴法有拘,有时解索、披麻并用,有时折带与斧劈也并用。此图选用较粗的一种,皴点并用,水墨易于融合,神韵较浓。
石涛 石画法 诗书册(部分)
仿石涛石法
仿石涛树法
石涛的树法与石法相同重视神韵。树干行笔较拙厚,枯笔之后往往以湿笔润泽,使之部分晕开。点叶也因画而异,细笔多作松针、夹叶;粗笔往往枯湿并行,多用点法,犹在烟霭中的作用,有淋漓苍莽之趣。
石涛 树画法 诗书册(部分)
仿石涛树法
石涛 淮扬洁秋图
仿石涛笔意 平远法
平远法写秋江雨景。我国画有许多象征性的办法,即以此图为例,远景一树作夹叶,草木有凋谢态,不需上色,就可阐明是明日;树木润泽含烟,人持雨伞,不需画雨,雨意正浓;中景大片空白,远山无脚,仅写一舟,让人感觉到苍莽烟波无须画一笔水。石涛画雨景时,往往先略喷水,后落墨,此图即用此法。
仿石涛笔意 平远法
石涛 烟雨虬松图
仿石涛笔意 高远法
高远法作苍莽秋山风光,丛树作夹叶、混点、竖点、横点,干、湿并用,烟霭苍莽。山石作折带兼以解索皴,干笔辅以湿笔,略见牵丝攀藤风味。石涛的山石、峰峦,往往作方拙之笔,方中带圆,淳厚有重量。山石上作长草丛丛,洒脱清秀,与方拙厚重的山石构成对照,更增情味。这种长草,据称名龙须,黄山中许多,石涛居黄山多时,写生所得。
仿石涛笔意 高远法
《深山探胜》选用深远规矩,用石涛苍浑润泽之笔,混点、皴擦,体现了幽静的境地。石涛的办法是层出不穷的,现代许多画家取法于他。关键在于活用,在于依据不同目标、不同意境、不同感触,运用不同的办法来体现。
深山探胜 参照石涛法创造
若喜爱,请点个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