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生活大视野资讯正文

乡民频频挖到古玩敲碎卖给废品站有人上交悉数国宝获奖400元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19-11-18 17:51:03  阅读:708 作者:责任编辑。陈微竹0371

乡民频频挖到古玩,敲碎卖给废品站,有人上交悉数国宝获奖400元 | 文 三只眼文斋

陕西周原是一片总面积达33平方公里的奇特土地,作为公元前11世纪到前8世纪的大型古遗址,在这东西长达70公里、南北宽约20公里的土地上,出土了很多卜骨、卜甲,以及很多的国宝级青铜器。西周灭掉殷商前,周人集居于此,遗留下很多有价值的古玩文物,使得周原有了“青铜器之乡”的美誉。这儿寓居的乡民经常在劳作过程中频频地挖到各种古玩文物,要是哪天传闻谁谁挖到了国宝,也不会让周原人特别惊讶,仅仅觉得人家好运气。

上个世纪八十时代前,国家的文物保护方针还不行完善,宣扬也没有到位,但冲击古玩文物私运的力度现已逐步增强。这些区域的乡民挖到古玩时,一般都首要考虑悄然在黑市上出售,换几升粮食;不方便出售的大件古玩,简直悉数敲碎,然后卖给废品站,换几包廉价卷烟的钱。1971年夏收期间,周原区域召白大队乡民陈志坚在生产队田土上挖苜蓿根,他想挖深一点,留下的苜蓿根更长,好在队里多记几分劳作工分。

正汗流浃背时,陈志坚的锄头哐当一声碰在地下的硬物上,碰出了一个豁口。他蹲下身扒开土一看,见下面一片翠绿色,锄头磕碰的当地显露簇新的黄铜色。陈志坚暗想:挖到古玩了!要发财了!这时,周围一同劳作的乡民问:“锄头”撅到石头上了?陈志坚匆促说是,一面答复一面用土把发现宝物的当地掩藏起来,暗自记住方位,并顺手捡起一块石头放在上面作为记号。然后,陈志坚泰然自若地干完活回家。

当天夜里,乡民们都进入了愿望,陈志坚带上锄头、铁锹,拖着木架车来到发现古玩的当地。刨开泥土后,下面显露窖口,他把里边的青铜器一件又一件地取出来放上车,大大小小装满了木架车。他凭借打火机照亮,看到窖内再无东西了,才悄然地推着木架车回了家,将这些青铜器堆在后院,用柴草盖上。陈志坚的孩子刚上小学,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比较匮乏,为了给孩子买书本和铅笔,陈志坚拿出一个青铜簋盖去换了一斗谷子,又把两件较大较粗笨的青铜器敲碎,当破铜烂铁卖到了废品站,给孩子换回学习用具。

厚道的陈志坚做完这一切一直不心安,再也不敢把剩余的青铜器敲碎卖给废品站。刚好他的一个堂弟跟县文化馆馆长有些往来,他便托堂弟去问问,如果把挖到的古玩上交,是不是能取得一笔奖金。县文化馆了解到这个状况后,敏捷来到陈志坚家,拖走了剩余的包含短少一个盖子的簋在内的18件青铜器,这批青铜器被直接运到陕西省博物馆进行清洗。

清洗的成果发现这18件青铜器中,散氏车父鼎4件、散氏车父簋5件(2件缺盖)、散氏车父壶2件、 叔山夫簋3件(1件缺盖)等14件刻有铭文,还有4件没有铭文的鼎、爵。一般来说,器身上带有铭文的青铜器,具有极大的考古价值,它真实地记录了几千年前的社会生活状况,铭文使其身价倍增成为国宝。如闻名的琱生簋上的103字铭文,记录了琱生在一次狱讼中,求得同宗的召伯虎的保护,得以胜诉的事情,琱生簋便是一件稀少难得的了解西周宗法原则与土地原则的国宝。

18件青铜器中短少的盖子,很可能就在那些被敲碎了卖给废品站的破铜烂铁中,但现已无法寻回。为了赞誉陈志坚自动联络县文化馆上交国宝的业绩,陕西省文化局、宝鸡市、扶风县革命委员会联合在召白大队举行“文物保护颁奖大会”,大会进行了国家文物保护法的宣扬,叙述了文物保护的重大意义。一起,大会奖赏给陈志坚现金400元和一张奖状,以资鼓励。在政府的召唤下,又有许多挖到古玩藏在家里的人,把手中的国宝捐献给了博物馆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