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个正信的释教徒,有必要知道戒、定、慧三学,这是学佛修行的根底。
戒:从消沉面说,戒是“止全部恶”。诸恶不作,恶业恶因便不添加。从凡夫阶段做起,到了大小乘圣者的阶段,天然不再做作任何恶因。从活跃面说,戒是从而“修全部善”,诸善奉行,不思回馈,但求“利益众生”。小乘的声闻及缘觉(一名独觉),已能做到消沉的止全部恶,若能活跃的修全部善,度全部众生,就是大乘菩萨的层次了。
定:大乘菩萨的定,是心念不受外在的环境和内涵的心境所动,即谓之定。“外境”常常会为众生(人)带来引诱、冲击、影响、心情失控等种种烦恼,心随外境改变而生起忧、欣、悲、喜、贪嗔、怨怒、妒忌等的感触和反响。遭到环境触动,就是乱心不是定心。故要用种种禅修办法,协助自己安稳心里,使之不受外境的搅扰。
内涵的“心境”,是指关于自己曩昔的回想以及现在心里显现出来的种种梦想和杂念。比方有人正在此地打坐刻苦,忽然想到公司里有事未处理,怕公司的职工处理得欠好,犹疑着要不要动身打电话回公司查询。这究竟是归于内境仍是外境呢?这件事并不存在于眼前,仅仅自己的心念在困扰着自己,心思的效果打乱了心境,所以是归于内境。
也可以说,但凡回想、推想、担忧之类的心思活动,都是归于内涵的心境。一般人常常是处于身心别离、妄念纷飞的状况,如能做到身心一致,心里的不安及身体的担负便会消失。假使能把表里境地一致,便会构成内也是我,外也是我,内涵的心境与外在的环境合二为一,便没有“我”的感觉了。实则仍有我的存在,只因心念一致,成为一个一致了的我的存在。此刻已不以个人的身心为我,而是以全宇宙为我了。
假如仅是办法用得顺畅,正念相继,并不等于念念一致。例如在数息时,数得很顺,别无杂念,至少尚有三个想法,在不断地交互进行:我在数呼吸,呼吸,数目。因而,正在做数息的时间,并不就是念念一致。念念一致是只要止于一个想法,不断地进行下去,如在数息中,数到只要"我",或只要"呼吸"的一念,这才是前念与后念,念念一致了。
心里与外境的一致、身与心的一致,都是归于刚刚要入定前之浅定,两者的层次大致是持平的。前念与后念的念念一致,则是深定。念念一致的境地是很难到达的,但至少期望做到身心一致和表里一致,便可以摒除妄念纷飞,收摄散乱的心,不为环境所牵,不被心情所动,就能享遭到安稳的自我,是多么的可贵了。
禅宗的定,则别有胜义,那是“即定即慧”。定的自身就是才智,不是一般人所以为的从定生慧。禅宗的大师们,静态动态,皆不离定;因为人的身、口、意三业的互相联系,如鼎三脚,缺一不可。三业一向相应就是定;虽在定中,仍旧日子起居、仍然为人处世,就是才智的功用。唯有如此,才或许到达真实的禅宗的定境。
慧:咱们都知道,佛是才智和慈善的满意者。才智就是为断除烦恼,慈善则是广度众生。一个凡夫,做了善业如未得回馈,心中便会生起烦恼,这就是未有真实的慈善,也没有无漏的才智。假使你能做了善事,未思善报,乃至有人对你以怨报德,你也不起烦恼,那你已和“无我”的才智相应。
具有无我的才智,才会有相等的慈善,才干真实的断除烦恼,才干真实的广度众生。有很多人以为释教徒讲的慈善,就是一味地受辱让步,无原则的委曲求全,无条件地布施别人,这是对释教的误解,也是一种没有才智的见地。释教徒应当要识己识人识进退,就是才智,也是慈善;没有才智做辅导的慈善,那就不是真慈善。
一个从事各项工作的释教徒,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,借由正业正命,赚取合理的赢利,而得以造福人群,或借由正批改语,而得以利益社会者,便应该见义勇为。那才是菩萨道的实践者,所以释教徒是活跃进取的!就才智而言,小乘行者只做到断除自己的烦恼,尚做不到有教无类地广度众生。大乘菩萨则在修行成佛的过程中,不时都要做到自利利他,自觉觉人。
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。共享转发,自利利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