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先看四条三国志中的记载
先主大怒,召璋白水军督杨怀,责以无礼,斩之。乃使黄忠、卓膺勒兵向璋。先主径至关中,质诸将并士卒妻子,引兵与忠、膺等进到涪,据其城。璋遣刘跂、冷苞、张任、邓贤等拒先主於涪,皆破败,退保绵竹。璋复遣李严督绵竹诸军,严率众降先主。先主军益强,分遣诸将平下属县,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、江州、江阳,惟关羽留镇荆州。先主进军围雒;时璋子循守城,被攻且一年。(先主传)
先主自葭萌还攻璋,亮与张飞、赵云等率众溯江,分定郡县,与先主共围成都。(孔明传)
先主入益州,还攻刘璋,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,分定郡县。(张飞传)
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,召诸葛亮。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,平定郡县。(赵云传)
从后三条记载的行文意思上看,二刘翻脸,孔明和张赵二将就动身了,并没有等到攻雒不下才开始行动。而从《先主传》看:“先主军益强,分遣诸将平下属县,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、江州、江阳,惟关羽留镇荆州。先主进军围雒;时璋子循守城,被攻且一年。”,说明孔明与张赵二将入川在前,攻雒于后。四条记载均无刘备攻雒不下而召孔明等人入川的行文或文意
这是从史料上判断,从情理上分析,刘备当时的兵,是不是足够他吞下巴蜀?如果够,刘备没必要在庞统死后再招援兵,如果不够,更需要尽快让荆州兵入川增援。因为同一时期,曹已经已经在和马超作战,兵锋随时直指汉中,刘备不可能打持久战。
建安17年二刘翻脸,建安18年夏侯渊与马超大战,19年春正月,马超逃奔汉中,同年春,刘备破雒城,建安20年,张鲁投降曹操,从这些记载上可以看出,刘备等于是在与曹操抢时间,他不太可能一上来不用全力,仅凭手上的兵就去并吞刘璋,而是会立即派人召荆州兵入川增援——起码也是牵制永安江州一线的刘璋部队不能北上抵抗。
那么刘备这时有多少兵呢?
郑度说璋曰:“左将军县军袭我,兵不满万,士众未附,野谷是资,军无辎重。其计莫若尽驱巴西、梓潼民内涪水以西……”(法正传)
璋推先主行大司马,领司隶校尉;先主亦推璋行镇西大将军,领益州牧。璋增先主兵,使击张鲁,又令督白水军。先主并军三万馀人,车甲器械资货甚盛。(先主传)
吴书曰:建安十六年,岱督郎将尹异等,以兵二千人西诱汉中贼帅张鲁到汉兴城,鲁嫌疑断道,事计不立,权遂召岱还。
及壬辰岁,范又白言:“岁在甲午,刘备当得益州。”后吕岱从蜀还,遇之白帝,说备部众离落,死亡且半,事必不克。(吴范专)
壬辰就是建安17年,也就是曹操攻孙权的这一年,也就是吕岱原本是以两千兵助刘备作战的,因为孙权受攻,才从汉中回到江东,同时告诉吴范和孙权,刘备士卒伤亡过半。
至于刘备的兵是不是张鲁打的(后来张鲁说宁给曹操作家奴也不投降刘备,是不是因为刘备是其手下败将?),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,但是郑度说刘备兵不足万,且能迁至涪水以西,说明这时雒城未破,刘备手上的兵,除了自己从荆州带来的,就是被绑架了家属作人质的白水兵。本来刘备的荆州兵+白水兵有三万多,就算刘备的兵多一些,有两万吧,吕岱说他伤亡过半,剩下万人左右也正符合兵力的数字。刘备难道会认为自己靠这万把来人,再加上忠诚度很成问题的白水军,就可以拿下益州了?
第二,庞统是不是主将?
从《先主传》和《庞统传》以及别人的各种传记来看,刘备军的主帅就是刘备,而不是庞统。《庞统传》里的“进围雒县,统率众攻城,为流矢所中,卒,时年三十六。”,不能说明庞统是主将,只能说明在围攻雒城的战斗中,庞统战死的这一次,是由他作了前线的指挥官。毕竟攻城不是朝夕间能下的事,刘备不是每次都出营亲临前线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庞统的死固然是一个重大打击,但也远不到非要请孔明入川来顶替庞统为将才能渡过危机的地步。也不可能等孔明一路打到雒城再由他指挥作战,而且也等不及。
事实上,从《资治通鉴》的记载:”备围雒城且一年,庞统为流矢所中,卒。法正笺与刘璋,为陈形势强弱,且曰:“左将军从举兵以来,旧心依依,实无薄意。愚以为可图变化,以保尊门。”璋不答。雒城溃,备进围成都。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引兵来会。“中可以看出,是刘备先到的成都,然后孔明等人才到,但是无法证明是不是庞统死后孔明等人才动身的。所以召孔明等人入川,只有在刘备攻雒之前才显得比较迫切,因为那时刘备的情况并不乐观。